苏尚锋,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语言人文教育系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入选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2012年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青年燕京学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北京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5项、横向项目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和《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篇。担任《青少年问题研究》《语文教学技能》本科生课程和《教育社会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研究生课程。
学习工作经历
2003-200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博士
2007-2008,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
教育社会学、基础教育、教师教育、语文教育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主要论文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涵及其超越性(《教育研究》,2010.5;《新华文摘》,2010.19)
2 论学校空间的构成及其生产(《教育研究》,2012.2)
3 班级的构建与成形群体观(《教育研究》,2008.8)
4 学校空间性及其内涵(《教育学报》,2007.5)
5 行动研究的三重意涵与学校空间生产(《教育学报》,2009.4)
6 理性化、个人建构与多元选择——对文理分合的制度主义教育社会学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7 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11.6)
8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9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视角和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10.9)
10 时间性:教师发展研究的基本关怀(《比较教育研究》,2008.3)
11 个体与组织:教师自主性的二重维度(《教师教育研究》,2007.6)
12 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教师教育研究》,2011.3)
13 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及其规训(《中国教育学刊》,2013.3)
14 选修模块的类型拓展及其课程价值(《中国教育学刊》,2011.4)
15 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中国教育学刊》,2010.6)
16 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中国教育学刊》,2008.8)
17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共同体的特质及其构成(《教育发展研究》,2014.20)
18 大学的使命与UD伙伴协作(《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19 US伙伴协作中的隔阂与差异(《教育发展研究》,2013.20)
20 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和谐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21 思之美:语文实践的深度体验(《教育实验与研究·新课程研究》,2006.4)
22 高中课改中的学分认定及其功能扩大化(《现代教育管理》,2008.4)
23 规划·反思·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三部曲(《当代教育论坛》,2006.8)
24 浅谈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现代教育科学》,2006.2)
25 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人文杂志》,2008.4)
26 教育空间的增殖与中心位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4)
27 中国儿童人口结构状况及教育政策建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8 农村教育的空间定位与城市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29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与乡村教育的留住机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30 特岗计划的人才搜寻与市场分割(《教育经济评论》,2020.3)
31 警惕国学教育中的文化消费倾向(《少年儿童研究》,2015.10)
32 爱国情感的核心在于认同感和归属感(《少年儿童研究》,2017.10)
33 自由的假期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研究》,2013.7)
34 择校行为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少年儿童研究》,2012.5)
35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来自后天的培养(《少年儿童研究》,2008.6)
36 镜像时刻:儿童阅读的独特体验(《少年儿童研究》,2019.2)
37 正确理解学校权力与校长权力(《教学与管理》,2006.3)
38 理解“学分制”与“学分认定”的区别(《教学与管理》,2008.6)
39 名著阅读与课堂教学的矛盾及其应对(《教学与管理》,2019.7)
40 特色高中建设路径:组织系统与主体特质(《教育家》,2020.28)
41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在于文化认同(《中国德育》,2017.22)
42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政策特征及其走向(《中国教师》,2012.7)
43 学校空间:下一个十年中课程改革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2012.3)
44 对话学案教学十大问题(《基础教育课程》,2012.6)
45 考试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05.10)
46 效率、效益与科学发展观(《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05.6)
47 分类·构架·编码:考试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控制(《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04.10)
48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浙江教育》,1995.9)
49 教师:教育规律研究中忽视的主体(《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
50 风景美:形式与本质的诠释(《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
51 语文阅读教学循环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9)
52 “新时代·新青年”:回到教育的母题(《中国教育报》,2018-06-26)
53 特岗计划如何改变乡村教育(《中国教育报》,2020-05-28)
54 家校沟通:班主任应确立起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报》,2009-07-31)
55 理解“超现象”背后的需求(《中国教育报》,2009-12-25)
56 教师应是垂范的楷模(《中国教育报》,1997-07-14)
57 家長不同,溝通方式也該不同(台湾《立报》,2009-08-07)
58 请珍惜假期的独特价值(《人民政协报》,2013-07-17)
59 重视学生撕书行为的象征力量(《人民政协报》,2013-08-07)
60 教育的公众参与不应设立门槛(《人民政协报》,2013-10-23)
61 触摸台州民办教育(《人民政协报》,2004-03-17)
科研项目
1特色学校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2区域基础教育的空间结构分析
3择校行为的信任逻辑
4中国梦的教育学内涵及其价值实现
5殡葬文化基层治理的温州模式研究
6金盏花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7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与阅读教学研究
8九年一贯制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9殡葬习俗改革的系统治理与推进策略研究
10北京市乡村教师“特岗计划”(2016-2020)政策评估
11苍南县“十四五”时期全域文明建设规划研究
12北京市超常儿童培养模式研究
13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14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治理:过程、结构及对策研究
15区域内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的伙伴协作研究
16首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伙伴协作研究
主要著作
1 学校空间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 OECD教育政策分析2002(合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07(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08)
4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08(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09)
5 走向均衡:首都教育30年(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09)
6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09(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0)
7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0(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1)
8 伙伴协作与教育均衡(编委,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9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1-2012(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3)
10 首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编委,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2)
11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3(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4)
12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4(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5)
13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5(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6)
14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6(副主编,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出版社,2017)
获奖情况
1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
2.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
联系方式
个人邮箱:susfeng@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