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下午,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教师情感研究中心(筹)举办了以情感社会学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理论社会学分会侯任会长成伯清教授,分享情感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活动由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院长、教师情感研究中心主任田国秀教授主持,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的老师、学生共计30多人参与交流研讨。
成伯清教授首先从社会学的边界、社会学的中国化、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以及情感在现代社会的诉求等角度阐释了情感社会学诞生并独立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随后,他对情感作为社会学命题的沿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了现代性条件下情感的产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体征,并对每一特征的现实表征和情感状态作出解释。成教授的分享启示我们,情感不仅是个体的心理表征,更是情境-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的反应,是社会主体的关系性表达。情感研究要关注社会主体活生生的情感表达,更要洞悉情感表达主体的结构性处境。
接下来,成教授一一回答了多位老师的提问,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对话。
1、反对把情感仅仅归结为心理因素,强调社会互动、社会结构的作用。
2、教师情感问题复杂且特殊,是一种典型的情感劳动,但又不局限于情感劳动。研究教师情感要有实然层面的发现和梳理,更要有应然层面的觉察与省思。
3、情感社会学研究需要明晰概念边界,但不能被概念的纠缠限制思维的交互性、认识的灵活性和思考的广泛性。情感问题的研究必须形成多学科交叉对话的态势,只有在丰富的学科对话中,才有助于不断加深和拓宽人类对自身情感的理解。
成教授呼吁,“教育是对生命的引导”,从事教师情感劳动研究,一定要觉察到作为一个研究者对教育的“道”的理解和追求,由此才能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从信仰、德性等层面关护学生的成长,让教师少受行政力量的操控,更多依据教育的本质来行动。
成伯清教授强调:做教育研究和教师情感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成分,但“教育本来就是应然之事”,脱离“应然”无法把“实然”做好。要引导教师提高情感能力,让教师具备情感识别、调节、管理等能力,解决的不仅是教育场域的现实问题,更指向的是对为人之道、为师之道的深刻警醒。
最后,田国秀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向成伯清教授发出了共同建设教师情感研究中心的邀请。成教授表示与首师大教师情感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具有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愿意共同推进教师情感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纷纷对成教授表达了感谢。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教师情感研究中心(筹)旨在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教师教育、教师情感政策咨询提供学术研究基础。服务于中小学实践创新,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次是我们举行的第四次学术研讨活动,后期还将不定期的邀请情感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分享与交流,敬请期待。
